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石材资讯 » 行业资讯

面对惨淡的2015年,石材行业该怎么干?

发布时间:2015-03-23 浏览量:623

对石材行业而言,节前总结会的情绪还在绕梁,节后宏观层面就迎来了一次降息,人们不禁要问,2015年,这活怎么干?以下是笔者采访一位广州设计师的思考,虽从设计角度谈事情,实则面向整个石材行业,对整个行业都有借鉴意义。



下面我们先看一组数据,看看2014年的设计市场到底如何了?


一、中国建筑设计业务市场下降10%~30%


建筑设计业务与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紧密挂钩,几乎呈线性关系。


201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064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房屋新开工面积179592万平方米,下降10.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24877万平方米,下降14.4%。


要知道,对于前些年一直维持在双位数增长的房地产行业而言,去年的掉头向下,这一来一回,直接少了近20个点的市场增速。


对于建筑设计行业而言,存量销售数据没有意义,新开工面积和当年土地成交面积才是市场容量最主要的标志。


仅从市场供应来看,跟设计业紧密挂钩的新开工面积减少了1成,也就是说市场总量下降了10%。如果前两年设计市场呈现供求平衡态势的话,那么2014年已经有至少10%的企业将出局,或者在没有那么多企业出局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利润都会下降。


如若分析住宅市场,下降幅度更是达到近15%。住宅设计市场,毋庸置疑在2014年遭受了重创。


更严重的数据是,土地购置面积在2014年出现了急速下降。2014年全国300个城市土地成交102830万平米,同比减少31%,相比2013年,2014年土地出让金仅为2.3万亿,同比下降28%。


如果说土地购置面积不是与当年市场容量挂钩最为紧密的指标,考虑到从购置到开工的递延效应,那么这样的购置面积的降幅还将影响2015年的市场容量。


综合2014年的新开工面积与土地新购置面积的数据,我们推算2014年度整个建筑设计界市场容量减少10%~30%。



二、设计业务市场开始优质设计公司聚集


与市场容量下降相比更要命的是,市场对设计产品要求的成果质量也大幅提高。这主要是由市场集中度全部回退到一、二线城市进行防守的战略布局有关。


2014年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3、4线城市大量超量供给,倒逼开发商退守一、二线城市。


有经验的业内人士都知道,给一线城市成熟开发企业和三四线城市不成熟开发企业做设计完全是两回事。


要想在一、二线城市攻城略地的企业,则需要在产品设计创新和细节质量上有很大提高。


如果说给三、四线城市的项目做设计拼的是速度或者可复制型,那么在一、二线城市的设计拼的绝对是多专业跨界整合能力、方案创意和精细化设计能力。


这种行业总量需求的结构变化,导致前两年一批低水平设计公司业务遭到淘汰。因此,2014年的市场业务都进一步聚集到有核心设计技术和创新能力的资深设计机构手上。这种设计市场的洗牌和市场资源的再分配,将导致一批设计公司出局。


面对这样严峻的市场形势,2015年的设计企业该如何再定位?总体来看,有6大方面的突围策略。可供石材行业同行参考。



1、争抢主流市场,锁定目标城市扎根


(1)选准城市,扎根布局


2015年,一、二线城市的住宅市场还将是一个热点。抓紧突破城市布局,抓住那些供求数据良好、人口持续净流入的城市,深耕本地市场。只有这样的城市,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项目供给,因为这些城市正是开发商愿意进一步拿地的城市。


若想在这些城市有效布局,地缘人脉网络、产品能力以及价格取费因素,这些都是能在这些地方获得胜出的重要筹码。


(2)关注住宅市场的产品创新趋势


一些小众的户型、产品细分、圈层化、差异化都是未来住宅市场竞争的设计技术焦点所在。


住宅品类的多元化和产品的进化决定了设计上的创新必须跟上市场进化的速度。其实对于科班建筑学毕业的建筑师而言,空间造型能力并不是问题,而问题的难点是我们如何从设计师的角度理解市场需求。这就涉及到对经济学、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跨学科领域的通识。


2、快速抓住老市场的新机会


2015年的市场机会,除了新增的供应之外,不少地方的以棚户区改造为代表的旧城改造项目也是市场热点。


未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重点已经不在新区的开发,更是在老区的改造升级。城镇化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面临更复杂的社会问题。这类项目遇到的问题必须将设计方案的构思与周边社会环境、经济平衡紧密结合。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是比产品更关键的决定因素。


3、合纵连横。纵向整合迫在眉睫,设计领域内多专业跨界已成必备


白银时代的设计企业,如果不能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专业资源,单兵作战的难度会越来越高。


洞察经济社会趋势、产品变革趋势、消费需求升级趋势和城市政府诉求,在特定竞争格局下做出的好的策划与设计,才是一个有战斗力的商业设计成果。


4、产品研发,市场等不及一再的试错和毫无建树


产品研发最关键的不是设计技术和方法的研发,而是商业模式、产品战略的研发。


隔行不隔理。设计界无论是对住宅、商业、养老、产业或是文旅、物流等专业品类的产品设计研发,必须要有明确的市场思维做支撑。主管研发的负责人不应该是设计技术最强的,而应该是市场意识最敏锐的人才。


一句话,研发不是兴趣、不是无目的的试错,而是保障企业未来生死存亡的战略准备。


5、设计品类突围,将过剩产能转移到新的风口


2015年,对于设计公司还必须直面的是,无论我们如何调整策略、励精图治,行业产能过剩现实仍是切实存在的。这就意味着整个行业必须经历一个去产能的过程。


当我们在羡慕工业4.0的时候,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领域也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风口。


6、对于资本那些事儿,先向市场证明新模式的收益再做考虑吧


古老的设计行业正在嫁接最先进的金融技术,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腾飞进行铺垫。能获得资本融资固然可贵,但资本逐利的本性一再告诉每个企业,凭什么金融资本在设计企业身上能获得高额利润或者投资回报?


我们的商业模式、产品研发、盈利的可持续性、盈利的稳定性能否足以让资本放心投入?


要知道,如果只做传统业务的设计公司上市,对资本是没有吸引力的。只有在模式更新迭代产生出新的超额利润可能性时,资本运作才具备了可行性。与其一味想着如何从资本市场圈钱,不如尽快向市场证明企业的高盈利潜力更为实际。一个模式领先、增长迅速、盈利前景向好的公司,资本、资源、人才等才会纷至沓来。

共有条评论
评论加载中...

Copyright © 2014-2015  石企联(厦门)进出口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石企联旗下网站: 石企联合网  StoneGroupon 

闽ICP备120123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