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从来不会是牧歌式的幻想,有时甚至比选择死亡还要艰难。
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空调专营批发模式,到21世纪头10年引领行业的3C家电连锁,再到正在进行的O2O探索。张近东确信,苏宁的每一次转型变革都是在革自己的命,并引领行业繁荣。
1谈转型的启示
“趋势取代优势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逃脱不了的宿命,企业不怕选择艰难的道路,就怕迷失正确的方向。”
“我想对所有创新转型中的企业讲,过程中的失败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失败后的放弃。苏宁的成功转型,可以说给所有传统零售企业树立了标杆。互联网基因不是与生俱来的禀赋,而是创新学习的技能。互联网是工具,任何人、任何企业都可以学习和掌握,只要用互联网工具改造实体产业和业务,所有的实体企业都可以转变成互联网企业。”
2谈互联网转型的“八字诀”
“在过去的五年,我们运用互联网工具,改造实体零售,打造互联网新苏宁,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这就是:一体、两翼、三云、四端。”
3谈运营新举措
“一是数据化驱动的采销模式的突破。商品经营模式在传统的供应商主导、开放商户自主的基础上,苏宁的商品采销团队,会依托线上线下大数据,整合上游设计、生产、品牌资源,以单品营销为突破,主动发起订单、超前发起预售,20%的商品实现自下而上的数据驱动、渠道引领。”
“二是本地化联动的大区运作模式的突破。近年来苏宁的互联网转型主要在总部层面,2015年海内外60个大区在本地招商、云店落地、渠道下沉、会员拓展等方面要体现出大区互联网的转型特色,这包括农村电商、自提柜、进驻校园等。”
“三是社交化互动营销模式的突破。结合互联网双向传播的特点,把营销活动事件化;借助互联网人际传播大众化的力量,把营销活动故事化。”
4谈苏宁组织管理
“一是部门专业化。无论是传统的家电、3C,还是母婴、超市、服装,或者物流、金融、数据衍生业务部门,都要大力推进体系专业化、部门公司化运作,使内部专业体系自上而下独立面对外部行业市场,提升专业垂直竞争能力。”
“二是层级扁平化。对内推进首席负责,对外落实首问负责,提升决策质量,加快决策效率,强化执行、强化落实,在战略方向明确的前提下,先开枪后瞄准,在试错中试对。”
“三是组织柔性化。进一步推进任务导向、项目导向的组织设计,鼓励内外协同、跨界组合,小团队、微创新。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小成果大激励;包容失败,不降薪不降职;真正做到在创新方面让能人不怕、新人无忌。”
5谈零售的本质
“我曾经讲过,电子商务的本质还是商务,电子就是平台、技术。举个例子,人类发明电的时候,电器产品企业如果按照100年前的看法,股价应该比苹果高10倍甚至100倍,但是今天电器公司股价并非如此,大家早就不谈电力这个话题了。我们交换名片的时候没有人会特别介绍说我们企业是生产电器的,因为电已经无处不在。我想互联网也一样,很快大家就不会谈了,因为它已经充斥在我们的所有生活中,今后大家谈的肯定是你究竟在做什么,零售,金融,还是媒体。”
“零售,其实就是所谓的交易,有着上千年历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个行业的本质是,不管是互联网出生,还是零售业出生,都要围绕消费者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技术肯定会不断演变,零售业需要不断积累,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问题,对于消费者服务,过去我们叫售前、售中、售后,现在是全需的,全体验的,而且和技术联系在一起。所以,不管从哪一个点切入,无论是淘宝、腾讯还是苏宁,我觉得最终都会殊途同归,最后都要回到消费者服务这个零售业的本质上来。”
6谈新10年战略
“苏宁要转型互联网零售,当然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家误以为是苏宁在多元化。实际上,苏宁的所有动作都是在为新10年发展战略服务,是有明确愿景的,是有目标的,是有主线的。”
“我们建赢商网苏宁广场,提出云店的概念,其实就是要求店面适应未来互联网零售的发展,目前已经开始在往这种方面转了。看到苏宁建苏宁广场,大家以为我们是去做房地产,我们不会去卖房子的,其实这是围绕转型主线的一种布局。”
“我们收购PPTV,就是为了能够把PPTV 3亿多的客户导入苏宁,还有出于对数字内容服务的考虑。未来最大的竞争在哪里呢?从PC端到移动端,将来还会延伸到家庭、客厅战略,任何人都回避不了。”
“我们的互联网金融,从华夏通、小贷、零钱宝,到未来的消费金融,这一切并不是为了做银行,我们的优势不在于此。苏宁想要做的仍然是服务,服务我们的供应商和消费者,如果我们有了这个平台,就能使整个供应链获得闭环服务的能力。”
“除了金融服务,其实我们还搭建了自己的即时通信平台,推出苏宁云信,这也不是要去和微信竞争,只是要建立自己的闭环,建立自己的渠道体系,为客户建立联系。苏宁要打造的是一个真正的互联网平台,这是我们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