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仍然对应着港澳台。福建的厦门和平潭毗邻台湾,厦门有经济特区的基础,近两年平潭实验区也在规划和建设,对台的交流合作需要自贸试验区这样一个平台。
与经济特区的布局不同的是,在自贸试验区的布局中,多了上海和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分布覆盖了东南沿海、东部沿海以及北部沿海,形成南北呼应的格局。
当下的中国早已是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经济也正式宣布进入“新常态”。在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自贸试验区也开始先行先试。
自贸试验区所要面对的是“新常态”下进行的新一轮体制创新的先行先试。“新常态”之下,是高水平的开放、高质量的发展和高标准的改革。今日的自贸试验区是中国在全球化经济竞争中主动开展的试验。中国从被动逐渐走向主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全方位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从国家战略上看,未来的自贸试验区,在制度上、发展程度上以及创新能力上将与美国、日本和欧洲越来越接近。
“经济特区是放饵钓鱼,自贸试验区是开闸放水。经济特区的诱饵是政策优惠,自贸试验区的诱饵则是消除政策壁垒。”
政策壁垒主要有两种,第一是准入放开,第二是国民待遇。上海自贸试验区就是要探索出一套做法,负面清单越来越短,不列入负面清单的,完全由市场主体决定,负面清单以内的是高度透明的管理模式。这是颠覆性的改革和颠覆性的创新。(据中国经济周刊)
有利于在厦形成新的产业带
自贸试验区建设是国家战略。厦门作为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始终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列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最前沿。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历来 对厦门发展寄予厚望,要求厦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努力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厦门申设自贸试验区对福建乃至全国深化改革开放具有积极重 大意义。
当前,厦门正处于全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积极落实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精心实施“美丽厦门”建设的关键时期,但改革与发展也遭遇了一些体制机制和产业 发展方面的瓶颈和困难。通过自贸试验区建设,开放倒逼改革,有助于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平台与抓手;有 助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探索建立与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划体系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推动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与产 业结构的调整。
同时,自贸试验区不仅将有力推动海西的加快建设,带动海西内部产业专业化分工、合作与协调发展,为国家进一步推动整体层面产业调整、布局探索经验;有利 于在厦门形成新的产业带,有利于探索厦门与台湾深化交流合作的新模式,推动两岸产业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的对接融合,形成两岸经济共同发展格局。
重点发展“一区三中心”
福建对接台湾,广东侧重港澳,天津重点面向东北亚并统筹京津冀协同发展,同时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形成互补试验、对比试验,这样一来,区域化特征、目标指向性更加明显。
福建的三个片区也各有分工。厦门片区重点发展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平潭片区 重点建设自由港和国际旅游岛;福州片区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海丝”建设重要平台、两岸服务贸易与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这样福建自贸试验区就可以形成 既联动又有差异的发展之势。
在发展目标的设立上,提出经过三至五年的改革试验,把厦门片区建设成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示范区,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先行区。
企业办证更方便 市民轻松“海淘”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企业网上审批“三个一平台”正式上线,这意味着,企业负责人只要轻松点击鼠标,就可以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厦门片区直接申请在试验区内设立企业,并在4个工作日内实现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的“三证合一、一照三号”核发。而金融创新将是厦门 片区的重要内容,通过金融支持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投资贸易便利化,这样一来,企业投资发展将更加便利。
自贸试验区的建设,还将给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国际高端进口商品、“白菜价”进口食品,跨境“海淘”最快两天可到货;在自贸试验区开户,家庭财富全球配置 ,个人持有外汇更便利,还可购买更专业的健康保险。此外,市民出境游、外地游客来厦可更愉快地游玩。